万木草堂

我想去

地址:
广州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  

评分:0.0 (0人评价过)

用户贡献表

攻略全部

3

[优质]当康有为出山到广州创办学堂时,光绪十六年先选的堂址是大塘街云衢书院,翌年迁于长兴里的邱氏书院,包租二楼一部分,兼作学子宿舍,取名长兴书院。后因弟子陈千秋提出意见,认为藉梁鼎芬赠诗中的“万木森森一草堂”易名万木草堂取义为佳,旨在“将倾之大厦,必须有万木扶持,而非一木所能胜任,故欲集天下英才而教之,冀其学成,群策群力,以救中国,以表达康之政治抱负”。康有为许易名之议,遂定名万木草堂。就时代说,康办的学堂是新式的学校,在近代教育史上是可书一笔的。

2

[优质]万木草堂为戊戌变法运动领导人康有为讲学的场所,1891年创设于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实际上是康有为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和宣传维新理论的基地。当时的学生有陈千秋、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人,后来都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重要人物。

1

[优质]万木草堂在城隍庙对面的巷子里面,从北京路往东走一段就看到了。里面曾是康有为的学堂。有一间屋需要登记证件,还有免费导游讲解。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万木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草堂的命名,就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

1

[优质]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旧址在今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晚清时期康有为创办的一所私立学堂。1891年至1898年康有为在广州授徒讲学,力图以教育兴国,鼓吹变法,培养出了梁启超、陈千秋、麦孟华、徐勤等一批政治家和学者,他们后来都成为戊戌变法的骨干人物。现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山四路长兴里旧址是万木草堂最早的落堂处,原名“邱氏书室”。

1

[优质]万木草堂的地理位置还是很不错的,位于旧城市的中心区,乘坐广州地铁1号线在农讲所站下车,然后从D出口步出即到。万木草堂是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青砖祠堂式建筑,面积663平方米,原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之地。后来在晚清时期,康有为在此创办了一所私立学堂。1891年至1898年康有为在广州讲学,力图教育兴国,培养出了梁启超、陈千秋等一批政治家、学者。他们后来都成为戊戌变法的骨干人物,可以这么说,万木草堂是戊戌变法的摇篮。

0

[优质]开放时间10:00-16:00,逢周一闭馆.门票免费.交通地铁1号线.万木草堂,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原为邱氏书室,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祠堂式建筑。碌灰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5.8米,深三进35.3米,面积约为663平方米。头门面阔三间15.8米,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字,进深三间约5米共十二架。中堂面阔三间,进深约三间8.5米共十五架,石檐柱,木金柱穿斗式梁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约9米共十八架,前带两廊.

0

[优质]万木草堂原为邱氏书室,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祠堂式建筑。碌灰筒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5.8米,深三进35.3米,面积约为663平方米。头门面阔三间15.8米,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字,进深三间约5米共十二架。中堂面阔三间,进深约三间8.5米共十五架,石檐柱,木金柱,穿斗式梁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约9米共十八架,前带两廊。

8

万木草堂,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原为邱氏书室,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祠堂式建筑。碌灰筒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5.8米,深三进35.3米,面积约为663平方米。头门面阔三间15.8米,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字,进深三间约5米共十二架。中堂面阔三间,进深约三间8.5米共十五架,石檐柱,木金柱,穿斗式梁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约9米共十八架,前带两廊。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开展政治活动,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1892年,万木草堂迁至卫边街的邝氏宗祠(今广卫路附近)。1893年,因来学者众,遂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习惯上,人们将康有为在这三址所办的学堂统称为“万木草堂”。

2

每月下旬会有万木草堂读书会活动,文化历史军事等内容,广州日报会提前预告。

2

光绪十七年(1891),康有为创办私立学校“万木草堂”于广州长兴里。光绪二十四年(1898),梁启超作《万木草堂书藏征捐图书启》,先述读书、藏书之重要,也谈及自己十三岁“欲购一潮州刻本之《汉书》而力不逮”;十五岁以后,“欲读西学各书,以中国译出者,不过区区二百余种,而数年之力,卒不能尽购”;继述西方诸国,“凡有井水饮处,靡不有学人,有学人处,靡不有藏书(指图书馆)。此所以举国皆学,而富强甲于天下也”。以往梁启超与二三同志,各出其所有之书,得七千余卷,由乐于其事的人管理,取名“万木草堂藏”。

总人数
103
总签到
124
攻略

以下地点册推荐

他们去过 (103)

暂无地主,地主是 60 天内签到天数最多的人。

他们想去 (6)

  • 简小生
  • 麞鵱羃
  • f.
  • 四季缺一
  • 毛毛_ailsa
  • SpadesK